2016-06-12 08:36:00 来源:和讯网
和讯网消息 6月10日微信公众号“国是星期三”刊载魏晞的文章《从底特律到温州:关于“破产”你知道多少?》,文章指出,2009年美国第一大汽车厂商通用申请破产保护。但是,通用只用了创纪录的40天,就走出了破产保护。16个月之后,正式回归纽约证券交易所,上演了一场“生死逆转”的大戏。那关于破产保护、破产重整,中国准备好了吗?
三年处置345户僵尸企业,这是中国当前央企改革的沉重任务。
5月1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立足以改革促发展,坚持企业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促进央企“瘦身健体”、提质增效。
5月20日,中国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透露,国资委初步考虑用三年时间完成处置345户“僵尸企业”,并计划用两年时间压缩煤炭和钢铁10%的产能。
中国政法大学企业破产与重组中心主任李曙光表示,新一轮产能过剩结构性调整与僵尸企业处置应坚持以市场化手段为主、以行政化手段为辅的原则,以利于后期改革对接。应严格按照破产法对僵尸企业实施市场退出。
需要破产重整的,不仅是国有巨无霸。当前,中国私营企业已达1990余万户,个体工商户突破5500万户,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近3亿人。如何充分激活数量巨大的民营企业活力,以市场化方式处置清理大量“僵尸企业”迫在眉睫。专家建议,应该对僵尸企业进行分类,一企一策,该清算的清算,该重整的重整。
与其跑路,不如申请破产保护
在中国,走在民营经济最前面的温州,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破产保护、重整重生的一个样本。
文章把海鹤药业作为温州破产重整的成功样本,其前身为创办于清康熙九年的叶同仁堂(600085,股吧),拥有51个药准字批文,这家拥有340多年历史的制药企业在温州可谓家喻户晓。
2011年,海鹤药业法人代表涉及巨额民间借贷无法偿还导致资金链断裂,债务压力过大导致经营难以为继,这是一个在当时看来不可能重生的企业。但是,海鹤药业采取了清算式的重整方式,将无形资产分离出来单独打包拍卖。目前,破产重整、走向重生的海鹤药业生产规模已经超过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