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5日03:38 记者:薛琳 本报通讯员:王鑫
随着市民法制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案件的审理工作显得更加关注。记者从高密市人民法院了解到,2012年法院除执行案件外,共受理各类案件5387件,审结5019件,结案率达92.18%,无超审限案件。其中,审结各类刑事案件479件,判处罪犯689人,审结买卖、物流、建设工程等各类合同案件1477件。同时,对于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追索赔偿金、工资报酬的案件,优先立案、快速审判、及时执行,充分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妥善审理各类经济案件
1月11日上午,记者从高密市人民法院了解到,2012年1月至12月法院共依法审结买卖、物流、建设工程等各类合同案件 1477件。法院工作人员妥善审理事关经济结构调整的各类案件,审结破产、清算、股权转让案件 11件。在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为公司制定职工安置预案提供相关帮助,提出防范应对突发事件措施,统筹解决企业破产过程中的职工安置、债权债务清理、财产变现等各种难题。最终,全部11家公司实现了“无震荡”破产,依法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法院工作人员特别注意审理涉及企业之间相互担保、企业资金链断裂以及民间借贷案件,依法保护合法金融债权。同时,严厉打击各种以合法形式掩盖的“高利贷”和非法集资等行为。
进社区为居民化解纠纷
“我们积极开展‘零案社区’创建活动,在全市每个镇街建立2至3个社区联系点,定期派法官深入社区。”法院工作人员说,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237人次,举办调解员培训班74期,指导基层调解组织调处纠纷782起。
在完善原有的建设、经信等7处行业调解办公室的基础上,法院增设了消费维权、劳动争议、交通事故、保险纠纷4个行业调解中心,基本涵盖全市纠纷多发的各个行业领域,一年来调处各类行业纠纷案件387起。同时,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的优势作用,共委托调解民事纠纷265件,邀请调解128件,调解成功率达87%。
为特殊群体开设“绿色通道”
据法院工作人员称,他们为特殊群体、特殊类型案件打造了“绿色通道”。特别是针对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追索赔偿金、劳动保险金、工资报酬的案件,工作人员采取优先立案、快速审判、及时执行的措施,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另外,通过给困难当事人缓减诉讼费,为刑事被害人、特困申请执行人提供救助等方式,累计减免诉讼费47.6万元,在政府支持下发放救助金39万元。
定期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
同时,高密市人民法院也定期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社会各界观摩庭审,群众凭有效证件旁听公开审理2600人次。据了解,2012年法院除执行案件外,共受理各类案件5387件,审结5019件,结案率达92.18%,无超审限案件。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